簡介
-
居住原台北州的南院東氏西亭分族,最先來台的開墾者約於二百餘年前,起初集居五股及蘆洲境內,以農為業,晚間收拾耕作作後在閒聊間有九位族者提議籌設宗親會,並供俸祖神舍人公為宗親會信仰的象徵。本宗親會原先由台北州轄區內之加蚋仔、新莊、大稻埕、洲仔尾、觀音坑及灰嗂等,六角頭的西亭宗親會所組成,在日據時代每角頭派兩名代表共十二名登記為舍人公會,此為『台北陳氏舍人公管理委員會』創設的由來。
後來子孫越傳越多,自大稻埕角分出三角埔角,並自觀音坑角分出成仔寮角,共計成為八角頭,每八年輪值一年著角奉祀。著角交接在舊曆九月十五日,稱為過頭,亦是舍人公千秋之祭祀正日,次年舊曆九月十四日為謝神之祭祀日,很多宗親勿將五日當作聖誕日,各角頭對舍人公的祭祀頗為虔誠又盛大。
舍人公
老祖
二祖
三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