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蘭慶和廟
建廟:清嘉慶20年
地址:宜蘭縣宜蘭市慶和街慶和巷16號
聯絡方式:(03)936-2905
慶和廟是宜蘭四大古廟之一,傳說最初是在嘉慶年間,宜蘭北門渡口有一渡船伕因病,適逢外鄉人徐法捧奉馬舍公神像坐船,船伕祈求祝禱後果然病癒,馬舍公之神蹟亦因此傳開,輔順將軍馬舍公神像和開山徐法也從此在宜蘭河邊定居下來,草創時是一間小小的草廟。清光緒十一年,秀才林廷儀準備上褔州考舉人,出發前身染重病,乃向馬舍公祈求,希望身體能康復,此科能中舉,是年秋果然林廷儀考上舉人,林廷儀返鄉之後大大感恩馬舍公靈驗,於是在光緒十三年首倡發起重新建廟。後因年久破損,於民國六十一年及九十年各重修一次,舊廟古蹟也被安置於廟後庭園供人追思。
前年慶和廟找回了失聯六十五年的開基元祖神像,據廟公轉述當時於廟裡做乩身的「阿葆師」到台北發展事業,希望「輔順」將軍庇佑,沒想到從此未回來,此尊神明是中國請來開基元祖,為明朝雕刻具四百多年歷史。民國三十四年,信眾「阿葆師」將輔順將軍請出廟,到基隆、花蓮義等地弘法,此後就未再回慶和廟。廟公表示馬舍公神尊於民國六十幾年供奉於台北市志心堂,阿葆師過世後於民國八十年被送到協天殿,當時協天殿聽說輔順將軍是宜蘭市慶和廟的神明,十幾年來,都會送輔順將軍回慶和廟進香參拜,但不知道是開基元祖。最後是由佛光大學歷史學
去年年初除夕為了慶祝開基元祖回歸,馬舍公托夢指示要公開收「契子」(義子),以往信眾如果遇到小孩不好照顧,都會來拜「馬舍公」請求收為「契子」,這次馬舍公主動收15位契子,成為慶和廟的特殊風俗。
慶和廟每年中秋節的「擊鼓邀月」與「北管子弟排場」是該廟特色,緣起於清代宜蘭舉人林廷儀為掌理慶和廟的主事,當上秀才後便在廟裡設私塾教書,每年中秋晚上於廟埕舉辦「擊鼓邀月」,舉人林廷儀請人煎製番薯餅邀民眾排隊擊鼓,第一位擊中者可獲大獎「餅十塊」,其餘擊中者「餅一塊」,這個餅俗稱「舉人餅」。現今每到中秋節仍然是人聲鼎沸、好不熱鬧。
其中有一版本相傳輔順將軍為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部下
,並跟隨陳元光至閩南漳州開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